logo

当前位置:首页>热门 > >正文

环球观焦点:格林美拟最高1.5亿回购股份提振信心 双轨驱动前驱体材料份额保持全球前二

环球观焦点:格林美拟最高1.5亿回购股份提振信心 双轨驱动前驱体材料份额保持全球前二
2023-06-12 10:06:18 来源:湖北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 张璐

动力电池回收商格林美(002340.SZ)计划回购公司股份彰显信心。


【资料图】

6月7日,格林美发布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通过二级市场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股份,并依法用于后续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本次回购的资金总额不低于1亿元且不超过1.5亿元,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10.29元/股。

资料显示,格林美创立于2001年,于2010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官网介绍其是世界领先的废物循环产业集团、世界新能源行业的核心供应商与中国循环经济领军企业。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2022年,格林美回收拆解退役动力电池1.7万吨,占全国动力电池退役量的10%以上。

同时,公司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材料出货量居全球市场前二,占世界市场的15%以上,装配了世界三元电池新能源汽车的15%。

业绩方面,公司2022年取得营收293.9亿元,同比增长52.28%;实现归母净利12.96亿元,同比增长40.36%。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29亿元、1.72亿元。

拟斥资最高1.5亿回购股份

日前,格林美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通过二级市场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股份,并依法用于后续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本次回购的资金总额不低于1亿元且不超过1.5亿元,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10.29元/股。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若按本次回购资金总额上限1.5亿元(含),回购价格上限10.29元/股(含),且本次回购全部实施完毕进行测算,回购数量为14577259股,约占公司总股本0.28%。

据悉,本次回购的股份拟用于股权激励或者员工持股计划。

格林美表示,本次回购体现公司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有利于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

事实上,格林美此次大手笔回购公司股份背后,是其公司对新能源行业高景气的看好,同时2022年也是公司产能释放、经营升级、效益增长的决胜年。

财报显示,2022年,格林美实现营业收入293.9亿元,同比增加52.28%;实现归母净利润12.96亿元,同比增加40.36%;扣非归母净利润12.09亿元,同比增长67.40%,多个财务指标均创下历史新高。

具体来看,2022年,公司三元前驱体材料全年出货量达到15.23万吨,同比增长67%,三元前驱体材料出口85383吨,同比增长近150%,占总出货数量的56.07%。截至2022年底,公司国内三元前驱体总产能达到26万吨/年。

今年第一季度,格林美出现增收不增利,一季度实现营收61.29亿元,同比减少12.03%;实现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减少48.01%。对此,公司表示,今年1月发生的泰兴厂区失火事件影响了四氧化三钴的生产和销量。不过好在经整改和有效处置,泰兴园区于今年2月25日复工复产,格林美从二季度开始四氧化三钴满负荷生产,并逐步扳回一季度的产量损失。

六年累计研发投入逾47亿

资料显示,格林美创立于2001年,于2010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主营业务为城市矿山开采与新能源材料制造业务,公司是从2003年起启动废旧电池回收业务,目前是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龙头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锂电池回收厂商之一。

在新能源领域,格林美制造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与3C数码电池用四氧化三钴材料,其中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材料出货量居全球市场前二,占世界市场的15%以上,装配了世界三元电池新能源汽车的15%;3C数码电池用四氧化三钴出货量居全球市场前三,占世界市场的20%以上。

此外,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动力电池回收热潮逐渐到来。多家证券机构预计,2025年,中国退役动力电池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00亿元,2030年将超过1000亿元。

据悉,格林美目前回收处理退役动力电池与电子废弃物各占中国总量的10%以上,公司生产的超细钴粉位居世界行业市场第一,占据世界硬质合金市场的50%以上,全球60%以上的硬质合金工厂使用了公司循环再造的超细钴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3日,格林美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计划到2026年动力电池回收量将达30万吨的规模。预计2023年全年镍资源产品产出量在2万金属吨以上。

与此同时,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格林美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17年至2022年,公司六年研发投入累计达47.19亿元,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到5.02%。

截至目前,格林美先后建设深圳、荆门、印尼、无锡、泰兴、武汉、江西七大研究平台,公司研发人员已超过1560名。2022年,公司在新能源材料业务与城市矿山开采业务领域新增专利申请498件,截至2022年底,公司累计在全球申请专利2953件。

视觉中国图

标签: